第(1/3)页 旋律变得低沉。 越来越低沉。 低沉…… 与之前的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。 就好像战败了一样,士气低落。 眼前全是战死沙场的士兵,血流一地,马革裹尸。 一眼望去凄凉,荒芜。 不禁悲从中来。 一个悲壮的英雄形象,浮现在观众的脑海中。 “我直呼牛逼。” “跪了跪了。” “让人窒息的节奏。” “心脏都要跳出来了。” “我仿佛听到有马儿在嘶鸣。” “兵败如山倒吗?” “卧槽!快看钟良的手指,起火了快。” “我尼玛,这不点个烟儿?” “我咋感觉好绝望呢?” “汗毛竖起来了,鸡皮疙瘩也起来了。” “好家伙,听得我给我弟弟打了一顿。” “不行了,我感觉我不能呼吸了。” “绝了,真的太绝了。” “学琵琶的我想哭,寒假回去,老师肯定要我们练十面埋伏的,钟良,我恨你。” “卧槽!全程高能,太强了。” …… 节奏的变化。 很好的描绘了一幅楚军战败的景象。 悲歌的部分,则是项羽自刎乌江。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人,并不知道十面埋伏就是描绘的这段,所以联想不到一块儿去。 也没注意到,有字幕提示。 但是并不妨碍从旋律之中,在脑海里形成一幅战场的画面。 观众的情绪,随着旋律激昂而激昂,悲切而悲切。 李成华家里。 葛优瘫的侯兴安,听到这段犹如垂死病中惊坐起。 他猛一拍茶几,几个杯子吓了一跳。 带着戏腔道:“金戈铁马如梦来!” 李成华跟那几个杯子一样吓了一哆嗦,扭头怒瞪他,“你特么没死呢?” 侯兴安:“这段绝对是描写我的,我败了,但是我慷慨悲歌的形象,在旋律中一览无余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