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肃杰听了王镡的话,接着问道:“那仲铭就是同意何将军的想法了?” 王镡摇了摇头,说道:“何将军的想法太冒险了,雁门关地处雁门郡南边,易守难攻,尤其是从北面进攻,更是难如登天,如果轻兵南下,很有可能会受挫,而这时冀国援军也到了,最后的结果,还是和樗里将军一样,我们陷入拉锯战中。” 李肃杰听了王镡的话,疑惑道:“这两个想法都不行,那你打算怎么打?” 王镡笑了笑,说道:“既然冀国援军怎么都无法阻止,那就放他们进来,我们还是用善无城故技。围点打援。” 李肃杰咀嚼着“围点打援”这四个字,隐隐有些悟了。 此时此刻,正堂内已经隐隐分成了三拨人,以第一师宣武将军何倫和第二师显武将军樗里眃为首,分成了稳健和激进两派。 还有一拨人,则是处于中立,对于两方的想法保留自己的意见。而堂内的争论声已经越来越大,隐隐有要争吵起来的趋势。 就在这时,秦恪将刀拿起,狠狠地敲了几下桌子。 “咚!咚!咚!” 堂内的争论声逐渐消失,众多将校纷纷看着坐在上首的秦恪,纷纷躬身行礼,冷汗津津。 秦恪低沉的声音响起:“吵吵嚷嚷的,老子的好心情全让你们搞没了。仲铭!你躲在角落里就以为我看不到你了吗?” 王镡听到秦恪点到自己的名字,无奈地上前,躬身行礼道:“末将不敢如此想。” 秦恪笑吟吟地看着自己的爱将,笑着说道:“对于当前的形势,说说你的想法。” 王镡看着秦恪望过来的眼神,知道躲不过去,只得拾起木杆,如何倫一般,指着雁门关,说道:“对于何将军的想法,我比较认同的就是冀国援军必经之路,就是雁门关。但是我不同意何将军轻兵南下袭取雁门关的想法。” 樗里眃眼疾手快,一把拉住了想要上前争辩的何倫,对他摇了摇头,低声说道:“且先听着,仲铭这个年轻人想法多,脑子活,没准会有更好的方法呢。” 王镡的木杆并没有离开雁门关,他接着说道:“雁门关,此地本就是勾注塞古道,全长六十余里。南起太和岭口,经多道山沟,越过制高点铁裹门,下到白草口,再出柳林为止。这条古道北通塞外草原,南接中原腹地,一直都是冀国军队北出和獯鬻南下的咽喉要道。此关平时为商旅进出的必经之地,缴纳过关税,为冀国提供大量的钱财;战争时,冀国在此地有重兵驻守,以防备不测。 这也是冀国援军从此地支援雁门郡的原因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