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战斗准备-《明末火器称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今天是第三种情况――金士麒下达了一个作战任务:潜入矿区,选择一个矿洞,突袭之!杀掉所有的山兵,带走一洞的奴隶。

    距换班还有一个时辰,冯虎和那名小旗长绕着山谷外围探查了一圈,最后重回到原点。小旗长选择的这个地方正是架设火力的最佳位置。

    那名小旗长名叫张旋,是个伶俐的小个子。他与冯虎一样也是辽东的溃兵出身,今年20岁,家里有3个调皮儿子。

    “奴工我见过几个。半死的时候被拖出来,被戳死,再丢进沟里。”张旋指着山谷外面的一道沟,“洞里活着的恐怕也瘦成一把骨头。救出来容易,就怕他们跑不出去。”

    冯虎却说:“都司爷不是想‘救’他们,是想‘要’他们。我们背也要背他们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‘要’他们?藏宝港的山民那么多,还不够吗?”

    “别问,你听令就是。”

    金士麒的命令是至少带出10个奴工,当然多多益善。其实山下的小码头那里也有一些奴工,他们更容易被解救。但金士麒只要矿上的奴工,因为矿上的人最苦,最苦的人才最能拼命。

    天色渐晚,冯虎忙对兵力进行一番布置。

    安排很简单:那2名男孩守在路口负责了望。6个人埋伏到下面的煤山上,从背后突袭。他带着3个人留在这里,分作两组,从正面用火力压制射杀。迁江军械所已经试生产了一批“32支装”火箭,他们带来了4箱,以“交叉火力”瞄准了下面的矿洞。

    冯虎安顿好了“主射位”的火箭,又来到30步之外张旋负责的“次射位”,却看他正把一箱火箭的侧壁掀开,重新编排里面的导火索。

    张旋解释:这一箱火箭的导火索线都连在一起,点火后就会同时射出去,非常浪费!我把它们分成8组,每组4根,然后用火绳一根根地点燃!可以对着敌人逐个射杀,每次都可以重新瞄准。

    夜莺小队都是精锐士兵,机械所的新兵器都交给他们试用,这才没几天啊!张旋已经开始玩儿花样了。

    冯虎忙问:“你以前试过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!效果很好。就是烟太大,呛人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着火了可咋整?这火箭箱每次都着火,别把你自己炸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动作要麻利,赶在着火前全射完!”

    冯虎点点头,“第一箱箭还是要同时射,你这箱作为第二轮补射。”

    “得令!”张旋清脆地回答,他又抓起旁边的一把火铳,“把总,你再看这个,也是我整出来的新点子!”

    冯虎接过那把火铳,见火铳侧面挂着一个竹筒,里面露出了一根火绳。张旋得意地解释着:“这个‘火绳筒’,是我这两天闷得发慌鼓捣出来的。里面是个滚轮,把火绳缠在里面,不怕水,不刮树枝,不烧衣服,开铳之后炸不飞。”

    冯虎立刻就明白了这小发明的意义。当时都是用一根燃烧的火绳点燃火铳,那几尺长的火绳就缠绕在士兵的臂上,很是麻烦。而且在开火时,火门泄漏出来的爆炸力会把火绳炸得满天飞,运气不好就会飞到火药包、眼珠子之类的地方,很是危险。

    张旋把火绳卷在这个小竹筒里,只露出几寸长的一截。因此火绳飞不远,整理起来也容易,很精巧。

    冯虎忙道:“这东西很妙,你可以报给金都司,他会给你赏钱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能赏多少?”

    “至少二两银子吧,或者二十?金都司心情好的时候爱乱花银子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