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沈浪觉得有些眼熟,多看了几眼才确认,就是马玉珂。 在原时空,这版《天龙八部》选角时,想演段誉的非常多,不下二十个。 毕竟是三主角之一,而这部剧又是张记中的,名声在外,想要争这个角色,争上这部戏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。 当年有网站为段誉开设了投票区,其中陆易、黄海彬、任全三人都以3000多票赢得了非常高的呼声。 也有新闻报道过,剧组这边一开始想过找周俞民,还有投资方推荐乔震宇等等。 马玉珂便是其中之一,而且他是比较早试段誉的妆和戏的。 蒋昕来试镜时就是他以段誉的形象配戏,甚至一度定下来让他演。 然而在准备签约的前几天,林智颍方降低片酬抢下了这个角色,他则被安排去演游坦之了。 演技挺好的,虽然他的游坦之或许比不过97TVB版本麦长清演的,但是他的尖沙咀段坤可是成为了网络名梗之一。 而到了这条时间线,剧组第一时间考虑的就只有沈浪。 他也成为了网络投票第一段誉人选,且是断层领先。 看来,马玉珂是演定了游坦之,耶稣来了也抢不走! 当沈浪在打量他们的同时,他们也将目光放到了沈浪的身上。 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 就在这进门到房间中间短短七八步的路程当中,沈浪已经让张记中等人感到眼前一亮了。 古装是讲究仪态的,尤其是扮演王侯将相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角色,就更得大方得体。 小四方步,由戏曲舞台衍化而来,是古装影视剧里的许多演员常用的一种步伐。 只是,能走好的不多。 有的年轻演员,扮演皇子、世子、公子等这一类有身份有地位的角色,走起路来背佝偻着,脖子前倾着,歪歪扭扭,表情吊儿郎当,气质流里流气显得粗俗而失礼。 而沈浪呢,上半身保持端庄而笔直,脚尖微微向外倾斜,姿态自然放松,每一步都坚定有力,给人以稳重之感,而再配合他的容貌身材,浑身上下仿佛散发着一股贵气。 这不就是段誉,翩翩美少年,大理国的世子,出身皇家,身份尊贵,身上自然是要有贵族气质的。 接着,张记中等人的目光从沈浪移到一旁的刘忆菲,同样是感到眼前一亮。 从妆面上来看,轻薄自然的古典妆最大限度的展现了她的五官比例,长发被精心梳成高高的丸子头,恰如其分地突出了少女般的灵动与活泼,整个扮相让她看起来宛如初春绽放的樱花,娇嫩而明媚。 再配上她身上那种清冷的气质,确有几分“神仙姐姐”的味道。 不是不错了,是非常不错。 随后,众人互相打了招呼,简单聊了几句。 沈浪和刘忆菲说话的节奏适宜,语调不卑不亢。 在张记中这,普通话说得好是一个加分项。 因为他是央视出来的,对于自己的剧,能采用原声就不会用配音。 他制作的另一部金庸剧《射雕英雄传》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,在里面饰演黄蓉的周讯,声音沙哑一直被诟病,但他仍坚持周讯用原音。 但仅凭外形和声音,还不足以拿下段誉和王语嫣,于是张记中开口了:“这样,沈先生,正好你们试的角色有对手戏,你受下累,给刘忆菲配下戏演一段。” 沈浪心里明白,他嘴上说试刘忆菲的演技,其实是看他的演技:“没问题。” 实际上,他和刘忆菲来之前早有准备。 两人排练了段誉与王语嫣被打入枯井中的那场戏,虽然台词不多,但内心戏很多,也就是可以从眼神、表情、肢体上来体现演技。 他们调整了一下,快速进入状态。 只见,沈浪扶着坐在地上的刘忆菲,脸上挂着焦急和担心之色,道:“王姑娘,你也被你表哥扔下来了!”说话间,他的手轻轻晃动刘忆菲,继续道:“王姑娘,你醒醒,王姑娘!” 刘忆菲缓缓睁开眼睛,虚弱的道:“啊,段公子,我是真的和你死在一起了吗?” 段誉,《天龙八部》三大主角之一,戏份颇多,选角之严格可想而知。 从影视化到现在,版本多不胜数,出演段誉的演员不下十个。 其中在观众看来演得最好的,当属97TVB版陈浩明演的,这版呆气和书生气最足,不过当时他28岁,演19岁的段誉,年龄差距大了些。 沈浪自然不是照着陈浩明版本演的,也不是任何版本。 他是以原著为基础,加上自己的理解,演一个属于自己的版本。 刘忆菲也是一样。 不说超越被观众奉为“经典之最”的李若浵版本,至少要演出自己的风格来,让大家记住。 关于演戏,说难也难,说不难也不难。 演戏,其实就是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生活。 难,是难在演戏不仅仅靠学就能达到某个高度,是需要天赋支撑的。 不难,是因为,如果天赋较好,演起来轻松得就像玩一样,甚至不需要系统的学习。 就拿后世那些小鲜肉小仙女一样,身怀各种知名影视院校的毕业证,实际上演戏一塌糊涂。 “非常好,是我想象中的段誉的样子。”等到两人演完,张记中率先开口夸起了沈浪。 他拿下了金庸那么多版权来影视化,对于每个主角的形象,在心里都有一个标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