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心里感慨不已,对方事业越做越大,人却是没有任何的改变。 之前省里不少的暴发户,他不是没见过。 能够跟赵越明一样,保持赤子之心实在是太不容易了。 “吃饭的事情先不着急,我们先把工作做完怎么样?”何冬辉直接进入主题。 赵越明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,全力配合对方进行采访。 一个多小时后,采访工作正式结束。 对于这次的采访,何冬辉表现得非常满意。 在建的水电站,他们拍了不少的照片,相信刊登上报纸之后,对济民的宣传是大有好处的。 “下午我们去济民,到时候多拍一些照片,没问题吧?”他开口问道。 这一次的宣传主体并不是赵越明,而是济民。 他对于这个结果,倒是不意外。 赵越明在面对任何宣传机会,都会把重点放在济民身上。 正是因为这种考虑,济民如今才会发展得这么好。 在整个省内,济民已经算是一个名声非常不错的品牌了。 这放在其他企业上面,想要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。 一个寂寂无名的企业,做的还是最简单的粗加工,按理来说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。 这样的企业在省内没有上百家,也有几十家了。 如何在这些同行中脱颖而出,非常考验领导人的能力。 赵越明利用自身的名气,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宣传,成功地让济民破圈了。 光是这么一种手段,就比一般人厉害太多了。 看着赵越明两人聊得这么开心,村民们眼中露出敬畏。 现如今赵越明的地位,那就是明星一般的存在, 在村民们的眼中,对方已经跟他们不是一个阶层了。 “没想到这才几年时间,赵越明就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。” “谁说不是?这可是省里电视台的领导啊!你看对赵越明多客气。” “就算是镇长,恐怕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吧?” “肯定没有,赵越明现在在省里都算是名人了。” “要说我最佩服赵越明的,还是他愿意主动出钱帮我们建水电站。” “何止是这样,人家帮村里做的事情多了去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