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六章:长江后浪推前浪-《重生1985,从上门姑爷到药材大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尤其是他打听到的一件事情,让他确定赵越明对于国企,有着独到的见解。

    在赵越明和盛立昌合作后,对方就强烈要求盛立昌,把哲而药厂从国营转为私营。

    这么一个举动,在他刚知道的时候,觉得赵越明有点失心疯,想得有点太当然了。

    国企的情况都这么糟糕,更不要说私企了。

    身为国企能拿到国家的一些补助,让厂子维持发展,要是转变为私企,就意味着盈亏自负了。

    一旦出现问题,整个厂子会瞬间化为乌有,盛家两父子将会倾家荡产。

    当时很多人都在看笑话,想知道最后盛家要如何收场。

    国企时期的哲而药厂可以说是摇摇欲坠,根本就看不到未来。

    转为私营之后,这些危机慢慢地解除了。

    一年的时间下来,从亏损走向了盈利,这个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。

    国企转私营是真的能够赚钱,这不是开玩笑的。

    当然,他知道最大的功臣就是赵越明。

    他一直都在找机会,想跟对方好好聊一下这件事情,奈何一直没时间。

    现在大过年的两个人都没什么事,是个好机会。

    在听到章广山的问题后,赵越明笑了笑,没有解释,而是问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“如果一个家族有两个孩子,一个已经长大成年,性格不好,另一个还在读书,未来的潜力不小,你要怎样做,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发展?”

    章广山立马明白过来,所谓已经成年的孩子,就是指现如今的国企,还在读书的自然就是私营企业。

    之前他最头疼的,就是这两种经济体制该如何共存,如何发展。

    赵越明的这个问题,让他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两兄弟都是一家人,就不应该厚此薄彼,而是应该共同发展。

    老大有问题就要去改善,一定要把对方拉回到正路上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成年人,只要有缺点改过来了,发展方面肯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小孩子的问题就更简单了,就是尽心去呵护,让其快速地长大。

    两兄弟共同扶持,才能够让家族日益强大。

    章广山看向赵越明的眼中,全是震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