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时间与很多变化-《我有点不对劲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张逢和一众国外的科研人员见了面,然后就看到了一张张激动的脸。
    并且在往后几月。
    国外得到电池技术后,又增加了好几条测试仪器生产线,以及太阳z1技术生产线。
    其中大部分生产出来的成品,都是先运往大夏。
    这是老刘和他们协议中的另一项,那就是借用各国的生产线,先紧着大夏来。
    包括高原那边,也开始架设新太阳电网,作为大夏的最大电源储藏基地。
    而其他一些国的土地之争,是发生了一些矛盾。
    但在如今大夏作为‘超凡老大哥’,还有其余‘四朝小老弟’一起吃到甜头的调解中,其余人都暂时安稳下来了。
    毕竟人类正在朝更高等级的文明发展,包括超凡也出现了。
    那么在可能延寿的问题上,是没有人嫌自己命长,并主动去发动混乱。
    说到底,能发动混乱的就这么一部分人,这部分人,也相当于古代的皇帝之类,都恨不得长生不死,永远享福。
    那么自己明明已经在享福,又有谁会和外人同归于尽?
    再者,这个星球虽然不够分,但如今无限能源都要开启了,寿命也在瑶池仙露的出现中,得到了一些延伸。
    那么星球外的太空,自然也有盼头了。
    很多人已经开始眺望宇外了。
    他们能做到皇帝的位置,如今又有盼头,自然不会天天瞅着别人的一亩三分地。
    去火星移民不好吗?
    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全球会议上高声呼吁,‘组建星球联邦,先驱是全人类的先驱!’
    这个事,张逢也听说过,并且知道自己只要技术一发,就必定会影响全球。
    但也好,有老刘他们兜底。
    自己不需要多管,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,听听全球简报就好了。
    只是又在几月后。
    回归的第三百六十四天。
    今早。
    张逢刚睡醒来办公室,就看到电脑上收到了一封请帖,是基地的加密通讯转达。
    打开。
    张逢看到是镁朝那边,邀请自己去百宫做客。
    这个就离谱了。
    第一次出国,就去那么白的地方。
    张逢选择拒绝,因为那边毕竟是外人的地方,而现在自己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招式,去震慑外人。
    不像是自己家里,随便踩踩水,打打拳,那不是震慑,而是想把武学传开。
    本质上是不一样的。
    恰恰想到这。
    张逢想到自己还没去第一家超凡学校看看。
    这不知不觉,超凡学校都两年了。
    前两天,好像都招第三批学生了。
    如今是2月初。
    超凡学校的开学日子,定在了2月初,而不是两年前的三月。
    因为今年过年早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来到基地外。
    一家直升机已经在等着。
    张逢登上飞机,又看了看后舱放的两块z1备用电池。
    它经过外形的设计改良,去掉了没用的外壳负重,只留下了电池和元件。
    反正就是很难看,但又很实用。
    如今的直升机,好像是电油混合?又或是纯电?
    这外界真是一天一个样。
    但仔细想想,自己这一闭关,就是一年。
    外界肯定变化很多。
    心里想着。
    张逢看向旁边的一位随行人员,想先瞧瞧这个直升机科技,
    “我需要这架直升机的参数报告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随行人员直接打开笔记本,然后调取了一份绝密档案。
    调取完,他将笔记本双手捧给张逢。
    张逢看了看详细报告参数,发现按照能量密度临界点,传统燃油能量密度,功率密度,还有z1持续放电倍率,以及重量与载荷平衡。
    理论上是达不到直升机的驱动。
    但z1可以瞬间释放电量,且不会影响电池寿命。
    那么在成本相对的平衡中,又经过科研人员优化,像是直升机这种的大功率交通工具,仅需65%的航空煤油油,再配比35%的电池,就能达到正常100%的航线距离。
    能源在进一步的节省,而且这电池还是有续航性的。
    万一在空中发生那种离奇的没油事件,那么只要在天上,被太阳照着。
    照样不会坠机,相反还能给电充满,达到理论上的平衡降落。
    但张逢看完这些,也发现‘油’,还是有不可代替性。
    因为传电有损耗,并不是0电阻的超级传输。
    所以一些超大功率的仪器,还是需要油。
    但要是0电阻,就不需要了。
    张逢知道这个,叫‘超导材料’。
    废土里的陈天才就在研究这个,并且还是那种在‘负150度~5000度’之间,都可以发挥出0电阻特性的超导。
    只是他也毫无头绪。
    但按照他的说法,如果这个超导能实现,并普及量产,以及再配上他的z1,那么将会重塑整个人类文明的底层逻辑。
    像是科幻片里的磁悬浮汽车,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。
    包括沙漠里也可以铺上太阳能z1,实现无限为全世界送电。
    一些跨洋的隧道列车,更是能达到数千公里每小时。
    尤其自己的大数据中心的算力,也会迎来量变的突破。
    张逢相信陈天才,不是因为他离谱,而是自己也学习了一些科学理论资料,感觉他说的是有可能。
    并且现在的电力中心与相关研究中心,也正在研究这种理论上的量产超导。
    这也是世界上已经有低温超导和常温超导的小规模生产,有实际物品支持。
    虽然达不到陈天才所说的‘超级超导级别’。
    但z1电池内本身就有一些材料,属于超导级别的0电阻合金。
    如今,数据中心就在以它为技术支持,并邀请全球的电学等科学家,加快这种超导的研究力。
    数据中心新建的4、5、6,三个大厅,都临时作为了全球超导项目的研究点。
    张逢现在在基地外,不时就能看到一架直升机下来,然后带来几位国外的电力学大拿。
    他们听到这种超导研究课题,再加上先驱在这里,他们官方也同意,所以他们还是很愿意来的。
    谁都想在青史留名。
    而直升机上的张逢看了他们两眼,就拿起内网的联络器,向着老刘说道:
    “老刘,交代你一件事。
    就是关于超导的研究,不管最后成不成功,这些顶尖科研人员都不能放走,他们都是咱们基地的研究力。”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    基地内的研究厅。
    老刘顿了一下,又看了看眼前的几位国外专家后,便捂着话筒小声道:“不瞒张总,我正有此意。
    他们既然来了,我就没想过把他们放回去。”
    (本章完)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